书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道论天下

为什么人类需要新文明

未来的世界,不应是一个分的世界,应是一个合的世界。我曾写文提出,面对地球危机,人类需要新文明构建。新文明的核心价值是合作,超越国家、地区,超越宗教信仰的,作为普世价值,是人类共建,目的是维护地球共生的可持续。

人类需要共守可持续的地球。以合作为核心的新文明,不仅要改变自我(国家、全体、个人)为中心的文明观,也要改变以人类为中心的文明观,构建以地球为整体,以生物多样性共存为基础的文明观。如今,地球1/5的物种面临灭绝威胁,40%的物种数量在下降,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正在危及诸多物种的繁衍。人类不能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,自身也难生存。

新的文明观不分东西,倡导东西南北交汇,不是要求放弃自身文明,而是要求合作推新,倡导人与其他物种共生、共续,平衡、和谐。

从世界大变局的角度来认识,部分区域国别,相互依存,从全人类的视野,需要寻求构建一个和平、发展、合作的世界。

世界格局、秩序的转变能否改变争斗、战争的历史“规律”,让世界向合作的方向转变?传统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基础之上的。近代西方国家群体崛起,综合实力提升,并利用增长起来的实力向世界扩张,推行殖民制度,逐步在世界获得了主导权。

二战后,建立了以合作共处为核心价值的联合国体系,民族独立运动推翻了殖民制度,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,由此,新的国际秩序体系基本形成。新秩序体系的带来的大变化主要是,各国独立自主的基本权利受到国际法保护,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制度推动下,世界市场开放,逐步发展了国际分工链,各国,尤其是后起发展中国家,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,实现了新的发展。

如今,现行国际秩序、制度体系出现诸多问题。世界和平受到威胁,开放发展受到挑战,现行国际制度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方面失能;传统发展范式走到尽头,需要进行根本性转变;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正在快速发展,能否服务于地球整体生态的可持续存等等,这些都不仅需要变,更需要建。

在向新秩序、制度的转变中,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不让转变失序、失控,这需要共建合作文明。合作文明是普世的,不应把世界分为“西方”、“非西方”,需要方协商合作,共推世界的有序转变。

历史上,秩序、制度构建凸显集团对抗,各国都要选边站。现在,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尽可能“选项不选边”,自主理性地决定自己的站位,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,尽可能避免使自己陷入大的争斗、冲突之中。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“照菜单点菜的世界”(有选择),不同于冷战时期的“套餐模式”(无选择)。

不过,如果仅仅基于自身利益选择行事,世界就会陷入无需和无望。世界是一个整体,环球同时凉热,各国都可以从开放的世界市场空间得到好处,参与和维护互利的供应链,创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范式,不仅是基本共识,而且也是行动方向。逆大势行者有之,但不能让其行无阻、行得利。